载2018年1月9日“怜恤”微信公众号

人生如梦,虚空无意义——庄周梦蝶、黄粱一梦、南柯一梦及其他许多文学作品(特别是佛教和后现代的),都表达了这一点。

远离了造物主,万物都坠入虚空。“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,出现少时就不见了”(雅4:14);“万民在他面前好像虚无,被他看为不及虚无,乃为虚空”(赛40:17);“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”(诗90:9);“世人行动实系幻影。他们忙乱,真是枉然;积蓄财宝,不知将来有谁收取”(诗39:6);“虚空的虚空,凡事都是虚空”(传1:2)。

筹谋罪恶的,“必如梦景,如夜间的异象。又必像饥饿的人梦中吃饭,醒了仍觉腹空,或像口渴的人梦中喝水,醒了仍觉发昏,心里想喝”(赛29:7-8);道德良善亦“如同早晨的云雾,又如速散的甘露”(何6:4)。

如果醒时尚为虚空,睡梦当然就更不真实了(神曾藉先知告诫人“不要听信自己所作的梦”,耶29:8);但圣经并未停留在悲观的层面,因着神的良善、全能,万事都互相效力——梦也会成为神用来启示人的工具。

“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,因为我今天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的苦”(太27:19),“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,老年人要作异梦”(徒2:17)。旧约的但以理和约瑟,都曾在梦里或夜间的异象中蒙神启示、指点迷津;《马太福音》里约瑟和东方的博士,同样是在梦中被主指示前路的。

天主教作家但丁与基督教作家班扬,描述梦和人生的文字,均饱含强烈的美感和深奥的真理。

但丁的《神曲》有着不朽的开场白:“我在人生旅程的半途醒转,发觉置身于一个黑林里面,林中正确的道路消失中断。”(黄国彬译)“黑林”象征歧途、罪恶、堕落,“醒转”比喻觉悟。吊诡的是,诗人的“醒转”,正是“入梦”——从堕落、昏昧的世界醒来,发现置身漆黑之中;同时又作梦进入光明、真实的启示,看到上主无比的荣耀和美善。

“正确的道路消失中断”这句话的英译,以Sayers和Reynolds的版本为佳——“The true way was wholly lost”(正路全然失落)。天主教讲原罪,其含义和改教家强调的“全然堕落”相似——堕落的人、世都毫无意义,无路可走、无家可归,无理可讲、无情可抒,无爱可依、无力可靠,无乐可寻、无望可盼。

这是一个失落的世界,我们全然失落,正路亦全然失落(This is a lost world, we are totally lost, and the true way was wholly lost,参《路加福音》15章失羊、失钱、浪子的比喻)。

班扬的《天路历程》,结语非常简单,但却极具震撼力:“我醒了,不料是个梦。”

震撼,是因为这话好像太悲观了——怎么信了半天,到头来不过“是个梦”?班扬笔下的主人公“基督徒”,在神智慧、全能的引领下,屡屡化险为夷、转祸为福;靠着福音真理、奇妙恩典以及随时的帮助、恰巧的拯救、同道的扶持,最后终于安抵天家——这栩栩如生、精彩动人的描述,难道都和佛家的无明、空幻一样“是个梦”吗?

班扬是名补锅匠,没受过多少教育,却有着不可思议的文学才能。他在《天路历程》中创造了许多隽永的词汇,最有名的是“Vanity Fair”(书中地名,通译虚浮市集、浮华世界),指世上荣华的虚空。英国作家萨克雷(Thackeray,1811-1863)写过一本小说叫Vanity Fair(杨绛译为《名利场》,语出清代奇幻小说《镜花缘》);也有时尚精品、杂志以它命名。这个词现在已被赋予“高雅”、“美好”的意思,正应了耶稣和班扬的指摘:“人所尊贵的,是神看为可憎恶的”(路16:15)。

我看用“Vanity Fair”来形容当代的经济危机,倒是再贴切不过:“一时之间,这么大的富厚就归于无有了”(启18:17)。在危机中,我们充分理解了神和班扬的呼喊:世人哪,我的民哪,从将亡城出来,“免得与她一同有罪,受她所受的灾殃”(启18:4)。

班扬最后说“不料是个梦”,看起来似乎推翻了全书的属灵价值——莫非他因传扬和遵行神的道、牧养神的羊受苦太多,信仰渐被磨光,所以结尾吐露悲观心声?不!恰恰相反,班扬的文学天才与他敬畏神、熟知神话语的特点,在此实现了巧妙的结合——这个结尾是在引用圣经,表达积极的思想(《天路历程》处处引圣经,可惜读者常看不出来)。

“法老醒了,不料是个梦。”(创41:7)的确是梦,但梦却比现实还真实——“神已将所要作的事指示法老了”,“法老两回作梦,是因神命定这事,而且必速速成就”(创41:25、32)。

“所罗门醒了,不料是个梦。”(王上3:15)的确是梦,却在梦中有问有答、有求必应——“神对他说:……我就应允你所求的,……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”(王上3:12-13);因这梦,“所罗门王的财宝与智慧,胜过天下的列王”(王上10:23)。

《天路历程》的结语,是隐藏的奥秘、地里的宝贝(太13:11、44)。班扬是在提醒读者:神和神的道路最真、最善、最美、最活,唯真、唯善、唯美、唯活——连他给人的梦,也有不朽的意义。

人生空虚如梦,不信主的人也知道这悲哀的事实;但基督徒却同时知道:神给我们的梦,比巴比伦的城墙更坚实可靠——虽然神的儿女也会在巴比伦的河边哭泣(诗137:1)。我们相信,“这至暂至轻的苦楚,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”(林后4:17)。问题的关键在于,你有没有信心,能否用信心的眼睛看到肉眼所看不见的。

“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,乃是顾念所不见的;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,所不见的是永远的”(林后4:18);
“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,就必忍耐等候”(罗8:25);
“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,不是凭着眼见。我们坦然无惧,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”(林后5:7-8);
“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,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,却从远处望见,且欢喜迎接”(来11:13);
“他恒心忍耐,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”(来11:27)。

耶和华啊,求你开我的眼目,使我能看见!(参王下6:17)

类似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