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惹儿女的气(以弗所书6:4)——附文字版

东京国际基督教会 2024年2月11日


以弗所书6:4
你们作父亲的,不要惹儿女的气,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。


引言

弟兄姐妹平安!今天是大年初二,我们老家的习惯是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。感谢主,今天早上我们也回到自己的娘家,来到主的教会。我知道这次三连休出去度假的人很多,但是只有在教会里,我们才有真正的安息、真正的休息。

过年的时候特别会让我们想起家。临近春节了,儿女无论住得多远,都想赶回自己的家,所以中国有个词叫作“春运”。所有的火车、飞机都是爆满的,票价也贵,但是只要有可能,大家都想回到自己的家,因为这是一个团聚的日子。我们看圣经也会发现,我们的神特别重视家庭。

神当初造人的时候,造了一个男人,他觉得这个人独居不好,又为他造了一个妻子,让他们可以生养儿女。神有余力一次造80亿人,但他选择造一男一女,从这一本生出万族来——神就是这么重视家庭。

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经文是《以弗所书》6章4节。但是实际上,《以弗所书》从5章22节到6章9节,都是有关于家庭的。5章22节到33节是有关夫妻关系的教导,让我们知道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。夫妻的关系好了,别的问题都很容易解决。第6章5-9节讲主人和仆人的关系。那个时代是奴隶社会,一个广义的大家庭是包括家里的奴隶的。我们现在很少有人家里有仆人,但保罗的这些教导对我们在公司如何对待下属、在企业怎么有一个更合适的服事态度,一样都是很有用的。

对父母的要求

6章的1到4节保罗教导了父母跟儿女的关系,这也是一个家庭很核心的关系。他教导儿女要知道孝敬父母、听从父母,他也教导父母——特别是父亲,不要惹儿女的气,而要在主里好好培养他们。前两周铃木宣教士已经讲过了孝敬父母的话题,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学习父母(特别是父亲)对于儿女的责任:“不要惹儿女的气,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”(弗6:4)。

今天的经文很短,但其实是一个很全面的有关如何教养儿童的教训。这里包括一个负面的警戒、禁止——不要惹儿女的气,强调父母(特别是父亲)不要苛求、操控儿女;还有正面的要求、提倡—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,提醒基督徒的父母要在主里全面培养儿女。

不要惹儿女的气

保罗说:“你们作父亲的,不要惹儿女的气”。他前面是强调儿女要听从父母、孝敬父母,这里换了一下主语,说“你们作父亲的”。我们知道圣经当中对于弟兄的教导通常也适用于姐妹,有一些新的翻译版本,把圣经中的“弟兄们”几乎都改作“弟兄姐妹们”,所以这关于父亲的教导一样适用于母亲——特别是现代的母亲,因为我发现现在虎妈越来越多。

我们日常说话当中也会提到,作父母的不要随便跟孩子生气,儿孙自有儿孙福;但这里强调的是父母不要让儿女生气,生气的主体不是父母,而是儿女。其实今天的经文在《歌罗西书》有3章21节有一句平行的经文,那里也提到“不要惹儿女的气”,后面加了半句,“恐怕他们失了志气”。所以这里强调的是父母不要欺侮儿女,尤其是在那个时代。我觉得我都说错了,应该说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——弟兄姐妹有没有发现,这种现象从古就有,于今犹甚。

这几年特别流行一个词叫作“PUA”。我原来都不懂,但是它出现得太多,我就懂了。其实我觉得这有点类似于日本很流行的一个词,叫“パワハラ”(职权骚扰)。我们在学校、在公司,都有可能被上司、同事,甚至有时候被下属パワハラ。这其实多少可以理解,他们是外人,也不爱我们;有时候人有力量,他不欺负别人的话,会很难受。但是我们很惊奇地发现,在家中有没有这种情况?有没有亲人对亲人的パワハラ?有没有父母对儿女的パワハラ?有没有夫妻彼此之间的PUA?

其实今天的经文强调的就是父母不要对儿女パワハラ。这里特别提出父亲,因为在那个年代,父亲在家里有绝对的权威——“君叫臣死,臣不得不死;父叫子亡,子不得不亡”。古代中国是这个样子,别的国家也差不多。而且在那个时代,普遍的是大家庭、多子女,很多父母,尤其是父亲,对自己的孩子不是那么在乎,父亲虐待孩子的情况经常出现。

兄弟姐妹,今天用棍棒去打,甚至杀死自己孩子的情况也许没有那么多;可能更多的是那种精神性的操控和压制,对儿女苛求,在儿女身上出气,对儿女有不合理的要求,按照自己的想法、图纸去塑造儿女。今天是2月11日,这个季节是日本的考试季,有考小学的,有考初中的,有考高中的,有考大学的,应该陆陆续续开始发榜了,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日子。不知道有多少儿女在这个时节正被家长修理呢。

恐怕他们失了志气

这种父母对于孩子的压制,以前父亲做的多,现在越来越多的虎妈压制自己的孩子。这些孩子可能没有像古代一样被打得遍体鳞伤,但是他们的精神、他们的心理一样是被摧残的。保罗在《歌罗西书》里警告说,“恐怕他们会失了志气”。

失了志气的孩子是什么样子?词典的解释是没有勇气,心灵破碎。我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?也许我们自己也曾经是这个样子。从父母、亲人那里来的过大的压力,甚至操控,让一个孩子变得胆小怯懦、俯首帖耳、唯唯诺诺。我一直认为孩子对父母应该有敬畏的感觉,但是如果过度的话——儿女看见父母的眼神,不是那种爱,而是充满了恐惧,那是多么可怕的景象。

我小时候,有时在街上会看到有人在那里耍猴。江湖艺人弄一个猴子,在那里给大家表演,让大家扔钱。大家知道猴子有个别名叫作泼猴,稍微跟猴子接触过就知道,猴子其实一点都不可爱。但是那猴子在江湖艺人的手中,我看他是俯首帖耳,非常听话。然后我看到那个艺人手里是有一根鞭子的,猴子看艺人的眼睛充满了恐惧。有一些人家养的狗、养的宠物也是类似的。

更可悲的是,有一些人家的孩子也是这个样子。弟兄姐妹,听话、顺服父母永远都是个美德,但是作父母的,如果我们让孩子失了志气,变成这个样子,那就是我们没有完成神给我们的托付。儿女是神给的福分,是耶和华的产业,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;儿女没有义务完成我们的人生理想,我们不要那么计划儿女的未来,操控他们,这是保罗在这里给我们的宝贵教导。这是一个警告,这也是一个禁令,因为最大的伤害很有可能从亲人而来。“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”,旧约里有这样的教导(弥7:6),主耶稣基督也引用过这句话(太10:36)。在这样的影响之下,父亲与儿子生疏,夫妻反目为仇,父子、母女也可能变成仇敌。不要惹儿女的气,这是指父母不要去虐待、操控自己的儿女。

照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

关于父子关系,还有另外一方面的教导。父母对儿女有可能过度操控,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所谓溺爱、不管不问,这同样是放弃了父母的责任。保罗又提倡,作父母的“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”。“不要惹儿女的气”,不等于不管教儿女。

这里的养育就是喂养长大。怎么喂养长大自己的儿女?是要按照主的教训和警戒,一个是主的教训,一个是主的警戒。其中,“教训”这个词是特指父母对儿女的培养。我觉得某种意义上,西方比东方在儿女教育上更系统。我想在座的弟兄姐妹有很多人有过国际旅行的经验,你会发现,好像外国的孩子更听话一点儿。当然,大家也不要神化西方,那些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做的事儿是我们难以想象的;但是相对而言,西方的孩子在小的时候,我觉得比中国、比日本的孩子都显得更听话一些。

我第一次有机会去西方人的家,是02、03年的时候,去一个德国教授的家。孩子们在客厅里开开心心地玩,父亲满脸慈爱地跟儿女说:今天有客人,玩到九点,你们就要上楼。到了九点的时候,孩子就都上楼去了。父母让孩子九点上楼,孩子就真九点上楼了,那时候我觉得好像天方夜谭似的,因为我去过太多的中国家庭,那些七、八岁的孩子哪有这样的?

在主里全面培养

弟兄姐妹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文化中有另外一种极端,就是对儿女放任,不管不问;或者是只抓一点——你只要这件事做对了,别的都没事。哪件事做对了?考试啊!只要能考上重点中学,只要能考上清华,我们忘记了这个孩子是一个人。只要他会考试,到高中了,他可以不上体育课的,他可以不会乐谱的,他可以打爹骂娘的——只要他能考上好大学。我们忘记了一个人需要被全面培养:有智力的培养,他要考试;也需要体育的培养,他要有健康的身体;他也需要有健康的心理;更重要的是,他要有活泼的灵性。

一个孩子不管多小,他也是一个人,这个人是耶和华的产业,是神交付在你手中的。神没有让你把他培养成一个“革命的螺丝钉”,也没有让你把他培养成一个“寿司匠人”——我看那个寿司匠人的视频,看到后来都害怕了!对他做寿司的那个投入,我真的很尊重,但他说30年没有休过假,像元旦什么的,他都在那里捏寿司。弟兄姐妹,我们不是要成为这样,我们不要成为螺丝钉,我们也不要成为什么什么匠,我们要成为一个人,而这个人是被全面培养的。

保罗用的这个词(“教训”)就是希腊人培养儿女的专用词。弟兄姐妹,现代的学校教你文科、教你理科、教你音乐、教你体育、教你道德,我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,其实一点都不是。从前中国的私塾教你这些吗?这种要全面培养一个人的观念是希腊人的传统。要全面地培养这个人——他是有武艺的,他是懂音乐的,他是有思想的。他不是“革命的螺丝钉”,也不是“寿司匠人”,他是一个人。希腊文化中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很多,但是在这一点上非常对。

世界上的大学分两种体系,一种普鲁士(德国)、俄国、中国的体系,当年由普鲁士发明的。他们的大学都是专科性的,这里就培养这种工匠,那里就培养那种工匠。另一种体系是英美的大学体系。这可以一直追溯到希腊的传统,强调的是教养。不是要培养一个工程师(你有这个兴趣,以后可以自己去钻研),强调的是全面培养一个人。

弟兄姐妹,这也是圣经的教导。我们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人,是全面发展的,不是要当螺丝钉或者是什么做题家。我们干什么都算计有用、没有用,唯独忘记了他是一个人,是神所宝贵的,神所创造的——哪怕他有各种的缺陷,甚至有先天性的疾病,好像对这个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。但是神造你不是为了让你做贡献的,神一无所求,不用你服事他;神造你单单是因为爱你,哪怕你没有任何的特长。

要重视孩子的灵性

全面教养孩子的一个核心内容,是按照主的警戒去养育他们。藉主的话语、耶和华的律法,在耶稣基督里培养这个孩子。是全面地培养,但又特别强调孩子的灵性,因为灵性关乎生命,而且是永恒的生命。

不会弹钢琴能怎样?不会弹吉他又能怎样?当年我们大学一个寝室集体买了一把吉他,我弹了两分钟,就永远地把这个放弃了——手疼啊。弟兄姐妹,所有这些都可以放弃,不上大学又怎么样?唯一不可以放弃的是主的警戒,是神的话语,是孩子的灵性。没有这个,孩子就“死定了”!他去了东大又怎么样?以后去了电通就业又怎么样?不是有人第二年就跳楼了吗?如果没有生命,这一切都转瞬而逝。

我有一次跟教会一个信徒二代女孩聊天,说我看你很像有体育天赋的呀,有没有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项目啊?那孩子的回答让我很吃惊,她说我没有参加,因为参加的话,主日就没办法来教会。听得我好感动啊,这孩子抓住了最重要的。

保罗没有说不教养儿童,他让我们全面地教养儿童;但是所有的才能、所有的恩赐都可以放弃,没有哪个值得作偶像,唯一不可放弃的是这个孩子的生命,这是绝对不可以妥协的!这当然指他肉体的生命,不要让孩子去危险的地方;但是弟兄姐妹,如果我们不让孩子来教会,把他扔到世界里去发展,这其实跟把孩子扔到火坑里没有什么区别。他可能暂时让你在邻居面前有面子,孩子考上京都大学,又能怎么样——如果没有生命,特别是永恒生命的话。

总结

今天的经文虽然非常简短,但是保罗真是给为人父母,特别是作父亲的,有非常全面的教导。他让我们不要惹儿女的气,不要去苛求、操控我们的儿女;他提醒我们,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去养育他们,要在主里全面地培养儿女(其中特别要注重的是神的警戒,是耶和华的律法,是神的话语),孩子要全面地成长,但唯一不可妥协的是他的灵性。

弟兄姐妹,神非常重视家庭。神藉着保罗给我们的教导是,你的家比教会更重要,你管不好自己的家,就没有资格去神的教会服事(提前3:5)。神让我们爱世人,但是神给我们的托付是有顺位的,家庭的托付高过教会的托付,要先管好自己的家才可以去教会服事。神让我们去爱别人的孩子,好像自己的一样,但是优先顺序是,你自己的孩子,你有最大的责任,要在主的话语里全面地培养他们,而不是操控他们。

这同样也可以应用在社会当中。当孝敬父母,可以推广为我们要顺服权柄;而不要惹儿女的气,可以(也需要)推广到所有在我们权柄之下的人。罪的一个影响就是,我们有一点点权力,就会去为难别人。求主保守我们,不要成为这样的人,也要记住,所有我们权力之下的人,我们同样有栽培他们的义务。公司、学校的后辈和下属,你一样要去帮助他们成长,而不只是把他们当作一个工具。这是一个属神的人该有的样子。

祷告

亲爱的阿爸天父,感谢你藉着保罗赐下这宝贵的话语,让我们知道为人父母的对儿女有什么样的责任——不可以操控儿女,而是要全面地在主里去培养、栽培他们。

主啊,愿这话语可以在我们的身上活出来,让我们在爱中对待自己的孩子,也这样对待所有在我们权柄之下的人。感谢、赞美、祷告是奉救主耶稣的名。阿们!


微信公众号 YouTube频道

类似文章